近年來,航空航天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德陽蓬勃發展。四川鋼研高納鍛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四川鋼研高納)搶抓機遇,通過科技創新,積極延伸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
四川鋼研高納生產車間正在熱火朝天地生產某型發動機的關鍵核心部件
加強科技創新 提升產品競爭力
在位于德陽經開區的四川鋼研高納,一輛叉車正緩緩從高溫爐里取出一個盤鍛件,這里正在熱火朝天地生產某型航空發動機的關鍵核心熱端部件。
“你看,這個渦輪盤的工藝基本定型了!”企業副總經理唐超介紹,通過技術突破,依托已建成或在建的盤鍛件全自動模鍛線、精密環軋生產線、熱處理、水浸探傷等多條自動化智能化鍛件生產示范線,產品的一致性和質量穩定性大大提升,進一步推動了航空航天燃機關鍵核心部件用合金及鍛件的國產化運用,加速了自主研發成果和產品的轉移轉化。
四川鋼研高納是央企上市公司北京鋼研高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德陽設立的全資項目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變形高溫合金研究及開發的國家定點科研單位,承擔了我國80%以上變形高溫合金的研制任務,承接國內主流航空航天發動機用變形高溫合金渦輪盤鍛件的大部分交付任務和重點型號的環鍛件交付任務。自2023年10月21日德陽基地正式投產以來,具備變形高溫合金領域從研發到生產的全流程制備能力,形成航空發動機盤環鍛件等產品批量化生產供應能力。
“近期公司正在加緊調試3萬噸模鍛生產線配備的德國DDS自動裝取料機器人。”唐超說道,正式投用后,該生產線將實現全自動加熱爐裝取料和壓機上下料,“誤差小、精度高、轉移快、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性好……屆時,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將大大提升。”
據介紹,企業還依托中國鋼研力量,自主研發了環件自動水浸探傷系統,目前正在進行調試安裝。其中,上下料機器人及3D相機已調試完畢,具備自動化上下料及視覺定位功能,投入使用后將大幅提高探傷效率,縮短探傷時間,減少人為影響。
“德陽作為國家戰略腹地,正發力建設中國裝備科技城,具備強大的航空航天產業配套制造能力。”唐超表示,接下來,公司將著眼于下一代關鍵產品預研工作,聚焦產業核心技術關鍵痛點,加強自主核心技術攻關。同時,將與地方政府加強協同溝通,發力構建全產業鏈,有力提高國內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水平,助力中國航空航天燃機裝備用上更加強勁的“德陽造,中國心”。
強化配套支撐 提升產業鏈優勢
德陽航空航天產業鏈,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四川鋼研高納首席專家劉義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國家在大力推進航空航天事業創新發展,四川積極響應,大力實施“航空航天產業建圈強鏈”行動,并將航空航天產業鏈建設作為四川省重點產業鏈協同推進的重要方向,高質量打造成(都)德(陽)綿(陽)自(貢)涼(山)航空航天裝備產業集群,統籌謀劃、積極推進,對航空航天產業鏈及其配套產業鏈創新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德陽應該積極搶抓機遇,通過協同推進機制,依托自身優勢,因地制宜開展建圈強鏈工作。
“德陽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享譽全球,圍繞高端裝備制造形成一系列創新產業鏈。這些產業鏈單位同時也可以為航空航天產業服務,這是德陽很大的優勢。”四川鋼研高納副總經理姜星智說道,但目前,整體航空航天制造體系還不夠完整,配套支撐還不夠全面,若能逐步補齊、鏈鏈銜接,將大大提升德陽在航空航天產業鏈上的優勢,有利于在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姜星智說,作為航空航天發動機用變形高溫合金材料及共性技術的策源地和關鍵核心熱端部件的主要研發單位和供應商,四川鋼研高納研發和攻克了許多關鍵核心技術。接下來,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德陽基地作為依托,通過CSTM高溫合金循環利用標準化領域委員會、鋼研高納和中國鋼研的技術實力和行業影響力,為德陽航空航天產業的發展賦能,積極響應德陽市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的構想,協同推進產業鏈延伸。
來源:德陽日報